地下室頂板混凝土裂縫修復技術與應用
混凝土是各類建設項目中必不可少的施工材料,但是受混凝土自身質量、環(huán)境溫度差異及施工技術水平等諸多原因的影響,混凝土裂縫問題在各類建設項目中也極為常見。由于混凝土裂縫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不斷惡化,一旦出現混凝土裂縫,就必須進行有效修復,否則會引發(fā)更加嚴重的不良后果。在大體量地下室工程施工中,如果地下室頂板出現混凝土裂縫,會危及整個上部結構的**性,因此很有必要進行混凝土裂縫修復技術及其防治措施的分析研究。
分析混凝土結構裂縫成因并展開有效修復,力求使混凝土澆筑質量和性能恢復如初,是混凝土工程建設的質量要求。目前,國內在混凝土結構裂縫修復方面已經有了比較成熟的方法和技術,基本上可以達到對混凝土結構裂縫修復的預期效果,從而能夠保障整體工程質量。
1.1置換法
置換法是混凝土結構裂縫修復技術中的一項重要方法,利用置換法對混凝土結構裂縫進行修復的主要對象是那些已經基本結構失效或裂縫程度非常嚴重的混凝土結構,而且修復效果非常良好。它的作業(yè)方式是確定結構破損的混凝土結構部位,然后通過**手段替換這些部位,把碎裂失效的混凝土結構清理掉,用新混凝土材料進行彌補,以達到修復裂縫的目的。具體操作方法是對裂縫區(qū)域進行徹底清理對清理完成的區(qū)域結構表面實施打毛處理,打毛完成后用高壓水槍對整片區(qū)域沖洗干凈,不得有任何雜質或油污殘留,之后灌入質量優(yōu)良的混凝土拌和料,進而完成修復作業(yè)。置換法混凝土結構裂縫修復技術雖然效果良好,但是操作流程煩,操作難度較大,作業(yè)周期比較長,在施工進度方面會帶來不利影響。
1.2填充法
填充法能修復混凝土結構裂縫主要針對結構水平面部位的裂縫,裂縫寬度越大,修復效果就越好。填充法的具體操作是用于修復裂縫的材料向混凝土結構水平面裂縫部位直接灌入,如果裂縫寬度沒有達到0.3mm,使用這種方法就須提前在待修復裂縫部位開鑿√形或U形凹槽,便于后續(xù)灌入修復作業(yè)材料。修復前觀測裂縫內部,若裸露的鋼筋已經有銹蝕現象產生,開鑿作業(yè)還要拓寬和加深,讓銹蝕鋼筋完全暴露出來,認真仔細、完全徹底地除去鋼筋表面全部銹跡,在鋼筋上涂抹防銹劑,灌注作業(yè)材料為聚合物水泥砂漿。這種方法的適用范圍比較有限,對小范圍裂縫非常有效,但是作業(yè)過程可能傷及部分建筑物結構,在重要承重建筑物結構中不宜使用。
1.3灌漿法
適用灌漿法修復技術的建筑混凝土結構裂縫,主要是滲漏裂縫。這種混凝土結構裂縫修復技術需要高壓機械的配合,提前配備好修復作業(yè)材料,通過高壓壓力把材料壓入裂縫,達到修復裂縫,提升混凝土結構整體質量性能的目的。灌漿法裂縫修復技術的傳統(tǒng)方式有兩種,即水泥灌漿和化學灌漿。如果待修復裂縫寬度很窄,化學灌漿作業(yè)方式比較適用,可取得很好的防水效果,有效防范裂縫內部鋼筋出現銹蝕現象的可能,缺陷是黏結力不夠。水泥灌漿作業(yè)法針對的是比較大的裂縫,較之化學灌漿作業(yè)法修復過的混凝土結構裂縫,在黏結力方面有了很大提升,作業(yè)環(huán)境氣候潮濕條件下也可使用,而且可人為控制凝結時長,在細微裂縫修復方面收效顯著,缺陷是要求作業(yè)人員具備高超的施工技術,修復完成會給混凝土整體結構質量帶來一定影響。